张勰

品味人生:六十岁后一定要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品味人生:六十岁后一定要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六十岁以后,用过来人的眼光辨清人间是非,能够心静如水,找回自我,如同返璞归真一般,只求在人世中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顺其自然的生活,正步入自由自在的快乐人生境界。有多少人能在六十岁前能明白这些道理呢?六十岁后渐渐开始有所醒悟。我在想,每个人都有过去,回忆过去,总结得失,反思自我,积极前行,这应该成为人到老年时对待过去所应持的正确态度。一个人不能没有回忆,但一个人不应该总生活在回忆里。回忆的目的是为了审视来路明了,去路寻求突破,保留该保留的,放下该放下的,以便轻装上阵砥砺前行。如果总被记忆中的阴影所缠绕,心里老想着“过去怎样?怎样?”这样的心态不仅不利于晚年生活,甚至有可能给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说句心里话,这个道理以前我并不十分明白,只有当一头撞进六十岁大门时,方才如梦初醒。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美好生命是一百二十岁,其中零至六十岁是第一个春天,六十至一百二十岁是第二个春天。第一个春天是播种耕耘,辛勤劳作的春天,很辛苦;第二个春天是收获硕果,享受人生的春天,很幸福。


六十岁后离开了工作岗位,进入了第二春天,时间富裕了,空间广阔了,阅历丰富了,经验成熟了,生命得到了全面,自由的舒展,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从“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 孔子在谈人生时说:“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才能符合外界的客观规律,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不仅如此,“人生六十才开始”还意味着新的生活赋予老年人“第二青春”的情趣,幸福和满足。如今有一首“老年谣”唱道:“六十老人比较小,七十老人满街跑,八十老人不算老,九十老人随便找,百岁老人精神好得不得了!”听了这歌谣,确实让人信心百倍,精神抖擞。想想也是,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生活的富裕、医疗保健事业的改善,六十多岁的人哪个不是心态健康,身板硬朗,思维敏捷,反应快速。既是如此,想想年届六旬退休颐养天年的快乐日子还长着呢!如何不令人羡慕!如何不让人叫好!如果你真能活到一百二十岁还有五六十多年日子呢!那还有这么长的人生路啊!


六十岁前的人生应该把他看作为第一个春天,是播种耕耘的季节,是辛勤劳动的春天,是很辛苦的季节;工作是骨干,生活是中坚,上有指示,下有请示,家有苦事,把人搞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更多的是以前的日子,都不是为自己而活。小时候为了父母的期望、前途而学习;长大了,为生活奔波、奋斗,为家庭、为妻子、为子女而操心。这些似乎是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我们很少能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总是不得已被生活塑造,一代代重复着圆周运动。而当六十岁后,以前为之努力的事物终可以放下了,按照轨迹行走的路已走完第一站。六十岁退休后我想做什么事不再要请示汇报,不再看人脸色行事,往日的争强好胜、恩恩怨怨、磕磕碰碰,都已烟消云散。用过来人的眼光辨清人间是非,心静如水,找回了自我,许多不合实际的渴望没有了,争名夺利的念头消散了,如同返璞归真一般,只求在人世中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顺其自然的生活,真正步入了自由自在的快乐人生境界。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道:“青年期是增长才智的时期,老年期则是运用才智的时期。”六十岁以后的岁月,就应该说是收获硕果季节,享受人生的时期,是很幸福季节。退休了,离开了工作岗位,时间富裕了,空间开阔了,阅历丰富了,经验成熟了,生命得到了全面、自由的舒展,浓缩了几十年的智慧、经验、学识、能力,因而应当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展示人生才华和学识的年龄。但是关键要有一颗年轻的心,才能保持生命的青春活力,才能走进阳光,充分享受人生第二个春天的快乐。对新生事物才会有兴趣。年轻人能做的事,老人也想试试,有些老人也进入相互联网时代,写写博客、发发微信,聊聊人生,感觉不错,挺好玩的,明了人生之路。


六十岁后思索着人生岁月如歌的真谛。六十多岁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六十岁以后该是怎样的人生?作家林语堂曾说:“我们都喜欢古教堂,旧式家具以及绝版的旧书,但大多数却忘了老年人之美。古老的东西,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事实确实如此。历经岁月沧桑的老年之美,在某种意义上比青春靓丽的年轻之美更具有深沉而睿智的品位。有学者说,人过花甲有成熟美,进入古稀之年有智慧美。还有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变老”意味着“更好”。因为“人老是一宝”。一位老人,就是一部历史;老人闪光的足迹,就是一行行诗;老人的生活历程,就是一幅幅画;老人饱尝的酸甜苦辣,就是一支支歌;老人经历的风霜雨雪,就是一篇篇文章。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六十岁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其实六十岁是展示自己才华和学识的年龄。也是人生辉煌阶段的开始。真正值得风光的正是六十岁以后,这时你卸去了人生中繁杂的事务,告别了许多挠头的烦事,读自己想看的书,干自己想干的事,写你想写的东西,圆你未圆的梦,人的生命才真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老年虽然是人生旅途的尾声,再没有花满枝头的艳阳天,也再没有香飘四季的芬芳,但这生命之树却挂满了金灿灿沉甸甸的硕果啊!


六十岁以后有人说人生第二春,有道一首诗这样说的:“人临花甲又逢春,生活酸辛苦里拼。六味甜咸麻尝尽,十全美景享余生。”一般来说,现今六十岁人的机体还健康,思维还敏捷,最宝贵的是人的工作、生活经验丰富成熟,身心获得自由,能做了自己的主人,是一种人生旅途的解放和新生,是一个新的黄金时代的开始。退而不休,可做一些自己兴趣中的事业。不少诺贝尔奖、中国科学技术奖得主都在六十岁以后摘冠,如:“二零零八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芬兰前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一九三七年六月二十三日出生) 、二零零八年获得者:王忠诚 (一九二五年出生,开创中国神经外科)徐光宪(一九二一出生,中国稀土传奇),二零零七年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九三零年十二月三十日生于浙江宁波屠呦呦二零一五年十月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如今中央高干中多少都是六十多岁的人,还在职在位呢。这说明六十岁是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没有错。六十岁后最重要的是心态。心态一变世界观也随之改变,生活也就改变。六十岁走上了第二条生命之路;事业之路;许多事情都看透了,许多道理都想明白了,许多人由陌生变得亲近了,于是,心理的空间大了,空间一大,精神就舒展,体力就强健,心情就乐观,处世就豁达,六十岁后的人生之路怎么走完全在自已。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就是人生财富的结累。


人生在世几十年,无论你活着时是皇帝还是乞丐,最终都归于黃土一捧,也许你做不了官,但你肯定会做人;也许你缺少钱,但你内心肯定很富足。不同的心境,看不同的景致,也体味全然不同的人生。同样的境遇,有的人仿佛置身天堂,有的人感觉如处地狱。人生犹如一丛玫瑰,沒有绝对的美丑,看是鲜花,身带芒刺,端看我们关注的是什么。心中充满感恩,温暖时时相伴,念念宽恕別人,和气自然相随。在家庭中,感恩、理解、宽恕,成就了我们愈加宽阔的心胸!我们彼此理解、珍惜,更加相亲相爱。人们习惯于把自己人生的经历当作财富,时常在不知不觉中用“我已走过”这样的语言或心情聊以自慰。可当你回头望自己的脚步时,是否已发觉那些脚印仍清晰可见吗?这就是你走过的路吗?六十岁后,你才逐渐明白这些道理。这样你才能感到,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不管世界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在心中,描绘自己的春夏秋冬。不见得每天都是好日子,顺心事,但每天都有好心情,就靠我们自己去把握。六十岁后,更要把握好要到岸的那一刻。只要真心去面对生活,一切都是美好的。六十岁后一定要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图文来自和平共处-和为贵的博客)

评论

© 张勰 | Powered by LOFTER